2015.09.21 為什麼要投資?

Portfolio今年 +6.54% S&P -5.88% 台股 -9.08%
6/1至今績效追蹤: http://caps.fool.com/player/macinthebox.aspx
上禮拜
買了:NFLX AMBA
這禮拜我會
考慮買:NFLX ATVI
目前建議股, 按信心:
1: SKX BOFI SWKS
2: INBK INFN ATVI CASY
可放五年以上的話
NFLX AMZN (可少量多次買進), AAPL (停放現金好地方), FB
實驗股(低比例)PAYC SNCR ANET
建議每支不要超過總投資10%,假如總投資金額>$10000美金。
從頭買的話,一支最少買$500美金,以Scottrade $7交易費來算
—————————
Portfolio整理的差不多了,短期內變動不會太大。上禮拜臨時起意買了一點AMBA,因為覺得好便宜,就看它公司後續表現如何。想再來講一下投資理念方面的事。
就投資來說,大家都應該要做,要不然只存銀行的話,長期來說是保證賠錢,風險非常大的決定,因為通貨膨脹,錢越來越薄。 可是應該做什麼投資呢?選擇不外乎債券,房產,期貨、外幣、選擇權,跟股票。債卷長期來說報酬率太低。房產需要資本額大,變現不易,需要維修找房客,頭痛較多,在台灣現在時機也不好。期貨、外幣、選擇權我沒研究,不過自己覺得這些投資背後是沒有生產力的,你買黃金或美金,它不會生產東西。選擇權背後有股票,可是是零整遊戲,你賺了錢就一定有人賠錢。所以股票對我來說最有吸引力,因為你是買公司股份,公司有足夠生產價值才會活下去。很多人覺得股票風險好高,會怕。但其實怕是因為不了解,或是不知道方法。另外一點是我推薦美股,因為世界頂尖公司美國最多,制度文化最健全。
對大部分的人,買長期績效好的ETF是最好的選擇,簡單,長期低風險,報酬率也不錯,像VTI,長期年複利8%~10%左右,固定買就可以。想要投報率更高的話,就需要多花時間研究股票背後的公司了。說實在話,要研究公司營運透徹,要花很多時間、精力、跟腦力,一般人還在工作沒辦法做到,包括我自己。
我最一開始買股票的方法是讀報章雜誌,覺得好的公司就買它股票,可是不清楚什麼時候該買該賣。人之常情是漲了20~30%以後就獲利了結,賠的股票就放著想等它漲回來,我也不例外,結果最後手上都是賠錢股票、遇到問題的公司,那是錯誤的方法。過了一陣子,知道自己沒那麼行,就決定否定自己操作股票的能力,開始跟績效好的人買,這當中自己再慢慢學習。
跟績效好的人買,發現他推薦蠻多股票,而且都放蠻長時間,所以我就慢慢累積,最多時有到60支股票。這當中發現對初學者來說股票分散、portfolio management,很重要。因為分散,所以績優公司漲很多可以抱得住,一時大跌也不會太難過覺得需要賣。幾年下來的投報率大部分都優於大盤,因為跟買。
今年六月時有接觸到感覺更好衡量股票的方法,目前在試驗當中。這次講很多,下次再繼續。以後動態可能兩個禮拜更新一次,因為買賣不會太多,看時間上如何,跟有沒有話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