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X Netflix,影劇界的Amazon

#NFLX Netflix現在大家對它應該都不陌生,串流影視的服務在全球接近200個國家上架,現在有1億3700萬訂閱者,2018 Q3 訂閱者增加700萬,比原本預估多200萬。

我在2018.04.18 $336 (市值146 billion) 的時候寫覺得它市值未來5~7年可以到500~600 billion,也就是一年股價漲25~30%,很不錯。下面來講更深入的原因。

一般人可能就是覺得它的節目不少,有一堆沒聽過的片,但也可能覺得不少想看的片沒在上面。其實它現在的戰略本來就不是要變成所有影片都在它平台上,背後其實它正在顛覆舊媒體的世界,雖然你可能感覺不到。

以前舊媒體的模式,一個節目要讓觀眾看到會經過以下過程:

  1. 創作者有拍片的點子,需要錢,找投資者
  2. 投資者/製片公司找到了,片拍完了,需要發行公司發行
  3. 發行公司負責找觀眾,做市場行銷。這開銷它們負責。
  4. 電視節目的發行公司就是電視台,電視台也有可能是投資者/製片公司,不一定。
  5. 電影的話最後多了一層通路,電影院。

這過程的參與者有創作者,投資者/製片公司,發行者+通路,最後到觀眾眼裡:

  • 創作者 -> 投資者/製片公司 -> 發行者+通路 -> 觀眾

結果是從創作者經過了兩三層,完成一部片,在特定限制的時段、高限制的管道(電影院,電視機前)才看得到。

Netflix原創內容的模式變成它們直接是投資者/製片公司,發行公司,通路。看起來就是:

  • 創作者 -> Netflix -> 觀眾

結果是任何片在任何時間、地點,只要有寬頻網路,觀眾都可以看。也因為如此,創作者不需要把作品侷限在電影2小時,或連續劇幾十集,而是可以專注在製作最優質的內容。同時他們也知道作品出來可以馬上在接近200個國家,137 million的潛在觀眾被收看。

目前產業情況是越來越多創作者跳過一大堆傳統媒體公司,直接投向Netflix,包括很多高知名度的明星。也是因為如此,才有Disney不惜砸重金520億美金買Fox,Charter Communication花787億買Time Warner Cable。這些併購一大部份是需要跟Netfix競爭的關係。

目前Netflix的情況就像全面啟動的火車,沒什麼競爭對手可以擋下來。Disney發展線上訂閱模式會佔一席之地,但這產業可以有好幾個贏家。很多人說Netflix燒錢燒很兇,但這都是有計畫的,也是它們可以控制的。目前預測在2022年現金流會轉正。它們在全球佈局是其它公司無法比的,其實簡單講就是Netflix是影劇界的Amazon。

Netlfix目前持股是我從2013.10開始買的,中間加碼10次,在今年3月把比例從9%減到6%,想法是它未來成長率會比其它雲端股低,但算穩當的投資,跑道也很長。今天佔我持股比例7.6%。我覺得這個比例不錯,應該會放好一陣子。

過去5年以傳統看法股價大概一直都是天價,但5年漲了6倍,以後應該也是很少會有便宜的時候。沒有的人我是建議可以從2%開始買,但就是要有準備放個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