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8
July 6, 2018
2018至6月底 Portfolio +27.8%,VTI +3.3% 6月又是上沖下洗的一個月,最高時portfolio到了+40%,有點誇張,但其實我知道有不少人投報率比我更高。後來在幾天內一下跌了很多,以前說過我對這種起伏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就歷史來看,美國股市跌10%一年會發生一次,20%三年發生一次,但長期就是上漲的,所以知道了就不用太在意起伏,在跌的時候加碼更好。
June 24, 2018
Shopify 是加拿大的電商平台公司,但主要業務在美國。假如有商家要一個電子商務網站,用Shopify可以很快的架設起來。它們跟其它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公司最大的不同處在它們是雲端服務有外開API跟一大群第三方開發者。這群開發者提供很多不同的服務,舉個例子:有一個服務是可以跟Amazon連結,假如商家在Shopify的電商網站拿到訂單,而商家有存貨在Amazon,它可以自動叫Amazon出貨,自動收費,商家什麼都不必做。另一個服務是假如有客人有把產品加到購物車,但沒結帳,它會自動email給客人提醒,也可以附帶折扣劵。Shopify有上百種第三方服務,每年Shopify第三分開發者營業額成長超過100%。這部份應該是Shopify最有利的競爭點,因為有很多服務,所以平台很好用,吸引客戶容易,再因為客戶數多,所以開發者首選它們平台開發,進而有更多服務,有這種網路效應。
June 16, 2018
剛有一個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感覺很多人看一些股票漲了很多很快就自動覺得太貴,股價瘋了,一定會大跌,但沒有比較深入去了解衡量公司的價值。一些有在股板上看到的像#SQ #TWLO #NFLX #AMZN都是。
June 10, 2018
#NTNX Nutanix 是提供私家雲端平台的公司。現在最大的開放雲端平台是Amazon AWS,另外也有快速成長的Microsoft Azure, Google Cloud, IBM也有提供。基於一些大公司內部考量,它們會想要有自己的雲端平台,但自己開發不合經濟效益,Nutanix就是提供這方面的解決方案。公司在2009年成立,2016年上市。 5月24日發佈財報,其實極為亮麗,但發佈後股價跌,我猜原因是表面上營業額「只」成長41%,但其實是這一季它們把沒賺錢的硬體銷售排除。假如跟以前計算方法一樣的話,營業額成長了66%,而毛利有68%! 昨天大概市場有點發現這個情況加上普遍上漲,漲了6%,存粹個人猜測。就股票價值來說,它目前比其它高成長公司好不少,所以我加碼成為持股最高公司。市場有時候會發生表面訊息錯誤,像最近SQ, TWLO都有類似情況。 這家公司目前似乎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假如有業內的朋友有了解的話歡迎一起討論。一樣的建議,沒有的人可以買一點,股價有潛力以倍數成長。
June 1, 2018
2018至五月底 Portfolio +26.1%,VTI +2.5% 五月過後財報季差不多結束,忙的一個月,portfolio做了比平常多的調整。雖然說比平常多,但大概也只是移動15%左右的持股。 Portfolio跟四月底比漲了8.7%,蠻好。VTI今年目前只漲2.5%,之間有幾次大的漲跌,我的看法就是漲跌是股市的本性,並沒有試著去預測所謂崩盤,因為我注重的是公司實際營運狀況。股市假如跌20%,成長50%的公司還是繼續快速成長,只要現金流沒問題,漲回來是遲早的事。之前有提過Peter Lynch講過的: 人為了避開崩盤的損失往往大於實際崩盤的損失。
May 23, 2018
這兩天幹了一件事:賣了TCEHY,買了1.5% #TSLA 跟一點#ANET。TSLA不久前我在$250左右低點賣掉,當初賣的原因是覺得它不久後會需要集資,加上自動化生產Model 3出問題,成本不知道會不會吃掉利潤,不確定因素很高。 買回來的原因是它的產能似乎提高不少,目前一個禮拜接近3500台,未來還會持續上升。加上在FB的Model 3群組絕大多數的人對車子的評價都非常的正面,接近狂熱的程度。越來越多車主會是Tesla最有力的免費業務員,它花在廣告的費用是零!目前在加州已經賣超過BMW跟Mercedes同級車。 這支股不確定因素還是非常高,真的讓我很掙扎,所以只買1.5%,但其實我想買更多一點,就再看心理隨著資訊增加怎麼變化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