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股市高點,我新手投資該不該All In?
最近工作上比較忙,加上財報季過了,沒什麼特大的新聞,所以沒什麼發言。長期投資買賣不需要很多,我每個月的買賣/持股比例調整很少超過投資資金的15%。有時候我的交易不會即時發佈,看我其它事情多寡,對交易把握度,跟心情,畢竟有時會比較懶惰。不過長期投資相近的買點影響不會太大,除非是像最近兩年一些持股財報後的續漲。即使如此,每個月非即時跟著我比例調整買賣還是會有不錯的投報率。跟比較新加入的朋友多加說明一下,因為我覺得真正長期投資美國成長股的人佔少數,畢竟跟投資其它國家股市方法是很不一樣的。
上面講的跟最近股友問的一些問題有點關聯,蠻多人問過類似問題,我在這邊一起回答。
Q: 我現在有一筆資金,打算長期投資,該不該一次all in?
這真的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因為家庭需求、收入高低、風險承受度、離退休時間長短都不同。有研究說一次all in的預期價值(expected value)是最高的,但假設你今天是辛苦存了20年存到1000萬台幣,或100萬美金,叫你一次all in大概100個裡面有99個不敢,我會是那99個其中一個。但假如你是高收入,一年可以存30萬美金,要all in100萬美金就簡單不少,100個裡面大概有20個敢,我會是敢的20個其中一個。不過現在我持有股很多價值都在高點,資金大的話務實一點的作法我覺得在一年至一年半內分批投入差不多。結論其實就是看你自己的心理。這跟我之前回答的問題:現在股市高點,該不該等回檔時再買的心理也有些關聯。
有一點要記得的是投資不用太極端,你還不確定心理的韌度時可以慢慢開始。也不要看我最近投報率好就急著全部投入,有經歷過2018Q4的人可以稍微了解在大跌時自己心理反應如何。我是記得當時不少人唉唉叫啦,退場或賣股換現金的不在少數。你可以試想一下你投入的資金跌25%~30%會不會很鬱卒睡不著覺,再來決定現在要投入多少。
另外一點,新的投資方法需要一到兩年印證好不好跟適不適合你。所以假如你想嘗試的話,可以只用可投資資金一部份來試,比如25%~30%,不用一次all in,除非你對新方法信心很強毫無懷疑。我是鼓勵嘗試不同優化的方法,唯一最重要一點是要正確計算跟追蹤投報率,不同方法分開追蹤,這樣你才可以看自己隨著portfolio起伏自己心境的變化,心理韌度也會慢慢變強。
財報季又開始了,是有趣但也忙的時候。目前一些公司財報都還可以,大家試著以平常心冷靜的分析公司新的發展,現在股票價值又接近高點,漲的空間就我的感覺應該比較有限,但有這種感覺也不是第一次,我還是不會試著去預測短期股價。有試著預測的人可以計算一下投報率,就統計數字來說八、九成以上的人是會輸給大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