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 YTD +26.6% VTI -8.1% 沒寫完的2月回顧,還是貼上紀錄

寫二月回顧沒寫完就跑去做別的事,準備寫最新回顧時看了還是覺得貼出來好了。以後回憶這段時間跟為什麼做一些決定幫助很大。人的記憶很不可靠,像現在4/9股市回來一段,我就忘了不少3月跌最慘時的感覺。

現在開始寫4月目前情況跟我對未來的看法。請等幾天🙂。
================================================================

二月是話題很多的一個月,冠狀病毒疫情由中國現在發展到世界各地,加上財報季一些公司的發展,馬上進入正題。

在2020年2月,我做了接近10年沒做過的動作,把持股比例降低於100%,到可投資金額的85%,原因就是冠狀病毒疫情。在一月的回顧就有提到我先把融資去除,因為覺得疫情肯定會影響經濟跟股市,但沒想到美國反應慢一拍。2月前20天股市還狂飆,我的持股一度飆到+45%?,讓我覺得莫名其妙。至於後來跌得很快(媒體說是2008以來跌的最快的一次),因為算是意料中事,我幾乎沒感覺。經過2018第4季、2019第3跟4季,有長期追蹤我做法然後自己跟著試的人,對這種跌幅應該多少有些免疫力。VTI目前從高點跌13%左右,其實我覺得還沒到底,因為美國疫情還沒爆。

既然我覺得還會跌,為什麼我沒有出清更多,甚至全部?有幾點原因:

  1. 我可能是錯的。事情會如何發展在這個時間點我們都不知道。可能因為美國比較空曠,傳染沒中國那麼嚴重,或疫苗突然研發出來,股市暴漲 ,這些都有可能。
  2. 即使我是對的,時間點也不一定對。像這次一月底我去除融資後股市還是一直續飆,後來事情如我想像的發展,但目前結果是投報率還是比一月底高。另外什麼時候再進場也是一個大難題。一旦疫情減緩,我的持股可能V式反彈,畢竟多數持股公司不會直接被疫情影響到。一些公司現在價值也不貴,甚至低估。
  3. 股票全賣的話我的稅會被打很多,25%以上。這點不是美國居民的人有優勢,但假如因為不用繳稅股票進進出出,那也不是好事。

所以二月我仔細思考在真正大跌時(>25%),我持有多少現金心理會是安穩的,就決定把現金比例調到接近15%。這個每人情況都不一樣,也會隨著時間跟際遇改變。

這邊順便要提到一點的是,對我做法不熟,也沒實際體驗持股經歷股市起伏的人會覺得我的選股跟方法是高風險。但如同Saul提過的,去買所謂感覺相對穩當的股票,甚至債卷,長期下來結果「相對」不理想的機率是蠻高的。VTI今年目前是-8%,我投報率是+26.6%,打敗大盤34%。2017~2019的3年,平均一年打敗大盤接近30%。我不是要每個人做法都跟我一樣,而是勸年輕人不要一昧的求穩當跟安逸。趁年輕時多多學習跟嘗試,但把風險管理好(重要!),對未來是有很大幫助的。那才是真正穩當的做法。

講了一堆理念,來講大家喜歡的實際持股發展了!二月情況比較不同,持有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有賣出一部份,所以我下面就說有特別發展的,不特別分出加碼跟減碼:

ZS 財報出來後全數出清了。數字很不理想,之前順風的力道消失。我對網路安全公司其實一直都持比較保守的看法,因為目前為止沒有一家公司可以長期稱霸市場,遇到逆勢的機率也比較高,所以持股比例一直都不是最高。目前對網路安全公司的興趣低了很多,會再購回的機率不高。

AYX 最近一季成長加速到75%,毛利到91%,非常誇張。財報出爐後市場反應蠻怪的,盤後一開始居然還跌,不過後來較正常一點。我第一次買的時候是2017.12,價格最低在$26左右,中間加碼了好幾次,目前股價$139.62。之前提過好幾次,是我持股中的模範生。估值其實相對很低,很想加碼,但已經是我最高持股,占20%。

TSLA 二月最高飆到$969,後來因為疫情跌倒目前$668,中國車市短暫會有問題。在$9xx時我減低持股比例,因為在接近高點時,加上options占持股比例到16%+。我常用的方法是想像假如我只能持6支股(16% x 6 接近100%),它會不會是其中一支?答案是不會,就減低持股,把退休帳戶裡不用繳稅的部份賣了。市場常常會反應過度,特別對這支股票,所以持有這支要有心理準備。我之前有提過,我覺得它最像下一支Apple。最近跟它有關的新聞還蠻有趣,雖然不是意料之外:Volkswagen的平價電動車ID 3最近難產,因為軟體方面有很多問題。Audi的E-tron因為電池供應短缺需要大幅減產。之前很多人說傳統車廠要加入競爭馬上可以,現在才知道很困難。這些情況追根究底是傳統車廠的DNA要做電動車是不合的。軟體、電池、AI都不是傳統車廠在行的。反正我們就繼續觀察。

MELI 財報沒什麼問題,還是維持高成長(58%),特別是電子支付方面。行銷開銷多了不少,但金融科技要發展成平台這是必經之路。它現在有物流輔助電商,電商輔助電子支付,我對它的前景非常看好。前一陣子大家擔心的要命的亞馬遜威脅現在都沒聽到了。財報後先跌後漲,默默的創歷史新高。最近因為冠狀病毒疫情跟著市場跌,沒有的人我建議分批進場。我另外買了1%的STNE,主要是投資南美的電子支付趨勢。南美因為大部份都是現金交易,環境反而是對電子支付發展非常有利。這點晚一點有機會再聊。

================================================================
之前就寫到這邊,還有很多可以寫,但就覺得太多了先跑去做別的紓壓的事。以後我會試多發一點短的文章,不要一個月一次寫所有發生的事跟想法,這樣大概壓力較小,也希望即時一點。試試看囉!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