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 YTD +62.2%, VTI -5.6% 五月對四月說: 沒有最狂,只有更狂

2020.05 YTD +62.2%, VTI -5.6%

5月經歷了很多事,石油價格新聞鬧一波,財報季繼續進行,市場也繼續狂漲回來。我portfolio從 YTD +24.6%漲到 +62.2%😮,漲得比4月還多很多,是我2008開始記錄以來單月漲最多的。5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狂漲,投資的水位一舉到歷史新高,在今天社會局勢下顯得特別夢幻。

VTI表現也不錯,從-10.5%漲回到-5.6%,就一個月來說是非常好的,只是今年目前還是負的。市場似乎覺得疫情已過,實際上是未來還不確定。從新聞看到美國一些腦袋進水的人除了搖頭外也不能做什麼,但就希望是少數人。我們不擔心不能改變的事,就來觀察一下局勢。

目前的情況以前沒有遇過,一方面一些股票的估值非常非常的高 (像ZM的P/S在>60,DDOG財報後漲到40上下),另一方面因為疫情的關係把未來趨勢兩三年的業務進度壓縮到了兩三個月。所以雖然估值很高,感覺跟2019.07那時又不一樣。除了我投資了很久的雲端股外,一些公司財報出來也驗證疫情對它們生意反而有極大幫助,像大家耳熟能詳的PYPL、新CEO上任後開始專注在雲端的MSFT、以及最近火紅受到大家注意的SHOP。而且其實Q1財報只包括了3月開始shelter at home兩個禮拜的時間。Q2對疫情會幫助到的公司來說業績會漲更多,不過一些公司也多花了不少錢在防疫措施跟加薪上 (像AMZN) ,所以真正會不會多賺錢還是未知數,但長遠來看有幫助是一定的。AMZN我覺得是很安全的投資,想要portfolio比較穩的人可以考慮,就是要打算放長期。現在不在我持股裡只是因為成長率趨緩很多,但長期持有我相信還是會打敗大盤的。

另外有一點投資常見到的情況以前比較少提到。我遇過不少人買股票喜歡撿便宜,而考慮的原因常常純粹是類似: 這支股票以前在$40~$50,現在$12~$13很便宜,所以想買。這樣做大部份時候結果會不理想。除非你真的去深入研究這家公司,客觀的了解各方面情況,然後覺得股價是被低估的,要不然投資股票還是找贏家才是王道。這跟組籃球隊有點像,你是老闆找球員就找強的嘛,多付一點錢組的球隊強才會贏得多。有Michael Jordan可以請,就不需要去找生病的老王來你球隊。贏家通常會繼續贏下去,不要存粹覺得便宜省錢請爛員工。這種比喻應該很好了解,大家可以想一下。

5月有新聞跟我動作比較大的公司:

  • AYX 財報出來就我看比預期差很多,就把持股比例減低到10%左右,但沒想到股價後續漲不少。這次減低持股的時機很爛,但聽了法說會後覺得決定沒有錯。未來還是很看好的,只是需要等經濟情況明朗。
  • LVGO 5月中大幅加碼,比較深入研究跟聽了法說會後覺得潛力非常好,而且不怎麼受疫情影響。股票價值也不錯,所以加碼好幾次,成為目前最高持股。
  • MELI 財報我覺得還好,但市場買單,5月漲超過40%。我最近會寫一篇有關它比較深入的文。這支是我目前持股最早買的,第一次買是 2008.12.11 @ $16用$1760美金,但當時年輕不懂事,6個月後漲接近80%賣掉?。後來以更貴價錢買回來。
  • TTD 這支我第一次買是2018.08.10 @ $126.35,如同其它好標的,加碼了很多次。最近一季成長只有35%,P/S卻在22,算很貴。今年第3、4季美國總統大選應該對它會有不小幫助,但我選擇換其它高成長股。有打算寫一篇ROKU研究會順道提到它。

其它買賣就看下圖,這是訂閱者可以看到的即時交易紀錄樣板。有時買賣理由較多時會另外解釋,但需訂閱才看得到

有長期追蹤我的股友們: 以後我的文章會有一段工商時間需要你們包含,因為我想把這好的投資方法讓更多人知道。應該有人認同這是可以改變人生的知識,畢竟它有改變我的人生。說真的,我完全不需要訂閱的錢來過生活,財務自由前幾年已經達到。但把這知識有規模的傳達出去需要錢跟精力,我還沒到聖人的地步花自己的錢來做這件事。錢還需要留給妻小過生活😆

新看到我網站的股友可以看我從2008年到目前的持股紀錄跟績效,每個月有連結到當時紀錄。我要傳達的是長期投資站在趨勢上的公司是不會錯的。投資個股方法對的話,收獲會比投資基金或ETF好,投報率差異可以非常大。2008到今天,我投資複利是 1051% vs VTI 270%。假設你預定投資 VTI 30年退休,投資個股一年20%投報率可以讓你15年內退休。但話說回來,雖然報酬好,但需要承受很大的起伏。心理韌度是需要時間培養的。我自己用了將近10年時間學到好方法跟培養心理韌度,但希望以我的經驗跟知識可以讓你把那時間縮短到2、3年。

最後一點,從我投報率歷史可以看到超高投報率後常常跟著大幅下跌,但我們無法預測短期股市,所以也不能說現在應該出場。不要看我投報率高就一股腦跟。分批以自己可接受的風險跟步調入場是一個好方法。有問題歡迎討論。在這時期大家多多注意防疫衛生跟身心健康!

最後提醒一下,還沒點讚我專頁的讀者去點一下跟追蹤吧


記得設定追蹤

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