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na – 專案管理的Saas公司 (ASAN)

Asana 12.09 發布財報,就多講一些這家公司現況,簡短寫一篇 (說簡短,結果也花了8小時+…)。我第一次聽到Asana是在2~3年前,跟朋友喝茶時討論工作上怎麼管理專案進度。

業務

工作上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需要有清單,決定先後順序。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弄一個To Do List。但當公司有好幾個專案同時在進行,每個專案有不同團隊好幾個人,管理就變得困難許多。這時用軟體來輔助,使用得當的話,會簡單很多。

Asana競爭對手很多,較有名的有Trello (TEAM)、Monday.com、Basecamp、Smartsheet(SMAR)。其他零零總總的搞不好不下20家。我以前用過幫助追蹤進度的有Microsoft Project,Redmine,還有一些其他追蹤bug的軟體,但後來發現都不是很好用,介面跟是否合乎我們大腦運作是重要的點。我後來決定用SCRUM的論點來追蹤專案進度,每天不超過15分鐘的開會更新進度,用最基本的白板來記錄。其實效果不錯,但一個大問題是方便存取的部分,所以當我需要出差沒人領導時,就會停頓下來,每個人回到原來的習慣。這是傷腦筋的地方。所以好的專案管理前提是有養成習慣堅持下去,這時容易存取跟介面讓人會想用就是重要的點。我的同事們現在是用Trello,我也有用,但其實只是覺得還可以,沒特別喜歡。在研究Asana產品後現在蠻躍躍欲試的,晚點就來開個帳戶用用看。

當初吸引我最主要是下面這點:

  • 整體的營業額維持率為115%,不高,但要看下面。
  • 客戶年花費超過$5,000的營業額維持率超過125%
  • 客戶年花費超過$50,000的營業額維持率超過140%

這證明了它產品是蠻好的。商業模式也是雲端訂閱制,最近一季年成長57%,在我買的時候P/S記得在16~17之間。P/(S*M)/G/10 = 3.3,跟其他公司比非常便宜。

另外一個優點是毛利高,在86%。

上面是公司優點,但缺點跟不確定因素也不少,也是為什麼股價低糜好一陣子的原因。簡單列出來:

  1. 去年成長86%,上一季57%,2020Q3預估給的成長率只有40%~43%。所以成長減緩中,但疫情有影響。
  2. 因為競爭對手很多,還在大幅燒錢拓展市場。目前現金有456m,最近一季cash flow -$22.1m,去年只有-$6.1m。未來燒錢幅度可能還會增加。
  3. 2021目前給的預估只有30%+

當然上面給的預估極可能是打低空,但我們也使需要納入考量範圍。

我的交易

在2020.10因為有興趣,就小筆買入一些股票。訂閱會收到即時交易通知,也清楚看得到所有紀錄跟績效

後來在沒什麼新聞的情況下股價最低跌到$21.31,離我第一次買點跌17%。

在11月時,某天我突然靈光乍現,覺得它跟SMAR業務相近,從這點看不論是股票或option,估值都算很便宜,就買了些options。當天股價在$22上下。

果不其然,兩個禮拜之中狂漲。在11個交易日後,股價來到$29.7,+35%。Options因為有槓桿效應,一筆交易漲148%,另一筆漲559%。真不愧是運籌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 開玩笑啦,存粹是運氣好,Salesforce買Slack消息突然冒出來,帶動相關類股。並不是我會觀天象。過兩天若市場對財報反應不好利潤會瞬間消失。機率不算低。但我是蠻期待它Q3財報跟給的未來展望。下面講在股價漲了35%後我對它目前看法跟如何投資較好。

下面內容於2021.09.01解鎖。原本為訂閱會員才能閱讀

結論

我有多花時間看Asana的產品。它雖然跟Smartsheet些許相近,但產品對我吸引力高很多。我第一次看Smartsheet時的感覺就是另一種管理工作進度的軟體,沒有搓到點,但Asana則不一樣。我覺得疫情一開始對Asana是有負面影響的,畢竟在那時期公司不會做改變專案管理的方法,但過一陣子後,會發現有這種工具有極大的幫助。最近的成長數據也慢慢回歸到疫情發生前,所以我對它未來看好。

雖然感覺是這樣,最終還是得在數字上面有反應,特別是它競爭對手很多,什麼時候會殺出程咬金也不知道,所以目前投資比例占3.3%而已。有人說Monday.com追的很快,但我對Monday.com產品也是只是覺得還好。投資Asana這家公司的大方針是跟PINS類似,就是雖然估值便宜,但成長速度還是快的。在現今股市超高估值的情況下分散一下也不錯。目前估值仍然相對便宜很多。我覺得Asana蠻有可能被收購,要我是Microsoft就直接買下來算了。但投資我不寄望在公司會被收購這種假設。公司營運好自然會有好結果。

我一般不建議賭財報,要的話也頂多小賭怡情。股票今天沒什麼新聞漲了12%,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有大家沒有的資訊。若對這公司有興趣而尚未持有的話,我自己的做法會是先買1%~2%,財報若好後續再加碼。若財報不好,我多半會換其他股。我的建議大家參考看看。

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