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 YTD -34% vs VTI -14.3% 慘烈的四月

2022.04 YTD -34% vs VTI -14.3% 慘烈的四月

四月是慘烈的一個月。市場跟一般投資者都很擔心通膨,但其實我覺得是一條路徑讓我們回歸到較接近疫情以前的生活,雖然不會完全一樣。美國經濟目前沒有看到大幅下跌的跡象,我去不少地方仍然看到人山人海。害我都很好奇怎麼有那麼多人不用上班… 旅遊業恢復不少,也沒看到短期內有冷卻趨勢,因為大家都悶壞了。但另一方面也有聽說因為東西都大幅漲價,美國人現在小費給的較少。我覺得不少人再疫情期間存款/資產增加不少,現在解放了在消化當中。通膨跟利息上升會加速消化多出的存款,把經濟降溫些,之後才會驅使多些人回去工作。很多產業現在找不到適合人力,因為供需失衡,一大部分人在解封後不想馬上回去工作,或是把工時減少。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餐廳現在很難找服務生。我家附近的一家餐廳本來開到晚上9點,疫情開始後只開到3點。老闆現在似乎也沒打算回到之前的營業時間,因為我看他情況只開到3點生意也不錯,客人可以接受也已經習慣,而他生活品質多半比之前好很多。整體來說,我認為隨著經濟降溫,供需失衡情況會減緩,人們也會回歸到較接近之前的生活。

接下來說一些實際公司的發展。財報季開始,不同公司有不同的運勢。蠻多公司財報出來後跟上一季一樣大跌,像NFLX AMZN CHGG。但也有公司財報出來後市場有正面反應,不像上次一樣殺無赦。市場反應有好有壞,但其實可以看出一點是雲端業務跟之前一樣強競。Microsoft Azure雲端服務成長46%,Google Cloud成長44%,Amazon Web Services成長37%。以他們的規模,這幅度的成長率是很驚人的,也再一次證明這類業務的跑道很長。有個分析師問Microsoft CEO通膨會如何影響雲端業務,他的回答是在通膨環境下,公司其實會專注在變成更有效率,而會以數位轉型跟自動化來達成這目標。所以至少可以說通膨不會對雲端服務需求有大的負面影響。幾個禮拜前我說從那時間點來投資高成長股多半會得到打敗大盤的績效。在經歷過又一波跌幅後我的看法仍然沒變。因為假如我們把成長預估1.5年後,若股價不變,估值會比歷史均值低很多。我再過幾天會增加一個用更縝密的方法估值的表格。我們可以1.5年後來回顧一下。

我持股中的ZoomInfo兩天前財報。營業額成長58%,排除併購的有機成長是49%。美國境外業務占12%,成長80%。現金流也成長差不多幅度。但季成長只有11%,有減緩跡象,這點較不理想。不過這公司的特性是他可以通過併購來得到有效成長,其中細節是他不光是買現有營業額,而是買入的業務跟他產品整合後可以通過綜效成長。2021他收購的Chorus在一年後業務成長了兩倍。在最近一季ZoomInfo又花了$140m買了兩家公司,繼續拓展他們產品線。說明會中管理層仍然一直提到他們跑道很長,並且沒什麼直接競爭對手。有的話也是單點的產品方案,而不是像他們是整合的平台。這公司已經賺錢,而且現金流很強,是為什麼在這次高成長股通殺的情況下跌相對少的原因。

DDOG今天財報,沒什麼可挑剔的,雖然成長率再來會減緩,但現金流會增高不少。另外MELI BILL今天盤後財報。這周末再一起討論。我另外發一封電郵通知。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