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ZI
July 31, 2022
財報季開始。目前一些科技公司表現看起來比之前股價無底跌的感受樂觀許多。短期股價難預測,但科技龍頭的營運並沒有因為大家對大環境的悲觀被影響太大。美國就業市場仍然不錯,一般物價後半年不太會上漲,因為通路庫存太多。不少公司降價求售。像最大實體通路商Walmart上一季的利潤衰退20%+,2022整年預估會衰退11%。也因為如此,運輸需求後半年會降低很多。海運價格有開始往下掉的跡象。疫情前中國40呎貨櫃從廣東到南加州是$2500左右,疫情最高點達到接近$20000。前幾個月在$9000。8月現在是$8000。所以物價成本在那部分會得到控制。食物價格仍高,但我沒有覺得過去兩個月比之前更高。物價後續上漲空間是有限的。能源因為國際情勢難預料,但也感受的到油價最高時路上車輛明顯減少,也就是接近demand destruction的點。我持有的TSLA就這點上有些對沖的意思。油價若一直持續在高點,電車的需求也會相對增加。現在我就是看到不少跡象覺得通膨會趨緩不少,不過後續景氣會如何沒人說得準。持有站在趨勢上的公司仍是王道。下面來說我最近對TSLA DDOG ZI的看法,包括財報的預估。
May 5, 2022
四月是慘烈的一個月。市場跟一般投資者都很擔心通膨,但其實我覺得是一條路徑讓我們回歸到較接近疫情以前的生活,雖然不會完全一樣。美國經濟目前沒有看到大幅下跌的跡象,我去不少地方仍然看到人山人海。害我都很好奇怎麼有那麼多人不用上班… 旅遊業恢復不少,也沒看到短期內有冷卻趨勢,因為大家都悶壞了。但另一方面也有聽說因為東西都大幅漲價,美國人現在小費給的較少。我覺得不少人再疫情期間存款/資產增加不少,現在解放了在消化當中。通膨跟利息上升會加速消化多出的存款,把經濟降溫些,之後才會驅使多些人回去工作。很多產業現在找不到適合人力,因為供需失衡,一大部分人在解封後不想馬上回去工作,或是把工時減少。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餐廳現在很難找服務生。我家附近的一家餐廳本來開到晚上9點,疫情開始後只開到3點。老闆現在似乎也沒打算回到之前的營業時間,因為我看他情況只開到3點生意也不錯,客人可以接受也已經習慣,而他生活品質多半比之前好很多。整體來說,我認為隨著經濟降溫,供需失衡情況會減緩,人們也會回歸到較接近之前的生活。
September 21, 2021
ZoomInfo是2020.06在COVID 19效應剛發酵時上市的年輕公司。當時討論度不低,但同時也有不少其他討論度高的股票。第一印象並沒特別深刻,甚至有些反感,因為覺得它產品是助長垃圾電話的公司。估值也高,就沒深入研究,雖然記得當時Bert Hochfeld對它蠻推崇。最近一季成長率加速到57%,盈利大幅提高。看了Saul版的討論以及聽了說明會跟一些CEO訪談後,觀感改變了。
CEO說ZoomInfo是處於一片藍海中,潛力大機會多。但是幾乎所有的CEO都會說公司是站在很有利的位置,特別是Henry Schuck這超級業務。所以我們就來深入研究這家公司。
這篇文章最後會跟其它我高持股優質公司比較,看值不值得擴大投資。